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香港: 香港記者協會稱:多家獨立新聞機構及媒體人被查稅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去年,兩名編輯被判犯有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。圖片為等候在香港一家法院外的記者。

自五年前的一場國家安全打壓行動以來,香港記者越來越多地抱怨不得不進行自我審查,擔心遭受牢獄之災。


他們說,現在又多了一個擔憂:查稅。

香港記者協會周三表示,該協會和六家獨立新聞機構——以及它們的創始人——均遭到查稅,並稱隨著這個中國領土的新聞自由減少,記者們面臨的壓力也在增加。

該組織表示,部分被調查記者的配偶或父母也面臨個人所得稅調查。多數被查對象已收到補稅通知,少數人更是被要求提交長達七年的財務信息。

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指出,多數稅務調查缺乏充分依據,部分案例中當局在未扣除經營成本的情況下高估了收入。

“香港記者收入本就不高,除被迫繳納這些存疑稅款外,還需耗費金錢、時間和精力自證清白,”鄭嘉如說。

香港的稅務稽查相對少見。稅務局數據顯示,2023至2024年度共完成約1800宗實地審計及調查。該局在聲明中強調,所有稽查均依標准程序進行,“納稅人的行業或背景不會影響稽查決定。”

北京於2020年實施國家安全法並將某些異見行為入刑以來,香港的一些獨立媒體面臨著嚴格的審查。當局派警察搜查新聞編輯部,逮捕媒體高管,並將新聞編輯定罪。


政治分析人士表示,當局還使用更隱蔽的方式試圖壓制記者、活動人士乃至書店經營者的反對聲音。批評政府的團體面臨活動場地租借困難、場所突檢,甚至連寵物飼養許可證都遭到質詢。

喬治敦大學亞洲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托馬斯·凱洛格表示,對於尚存的那些尚未逾越紅線,因而不必擔心遭到國家安全或煽動叛亂法律檢控的媒體而言,行政騷擾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。他說,這類審查“意在提醒媒體機構謹言慎行,政府總有辦法對其不喜歡的報道實施報復”。

《獨立媒體》(InMedia)的主編黃俊邦表示,對這家獨立新聞機構的稅務稽查占用了它的大量時間和資源。去年,他因沒有在辦公室保留公司注冊表的實體副本而出庭,並繳納了1萬港幣罰款。


英文網絡媒體《香港自由新聞》(Hong Kong Free Press)的創始人湯姆·格倫迪亦證實,稅務和其他部門的審查占用了原本用於新聞報道的時間、資源和資金。

去年,香港當局針對該媒體發起多項被後者稱為“不實控訴”的調查,包括指控其為籌款而售賣的辣椒醬產自一家無證食品廠,以及創辦人格倫迪的寵物犬未辦理許可證且未接種狂犬疫苗。格倫迪表示,在提交反駁證據後,兩起案件均已撤銷。

根據倡導組織“無國界記者”發布的年度指數,香港今年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自由排名跌至第140位。喬治敦大學亞洲法律中心去年發布的研究顯示,自2020年以來,香港約有20家獨立媒體關閉。

香港的外國記者俱樂部今年進行的一項新聞自由調查顯示,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擔心被逮捕或起訴的風險,65%的受訪者在報道中進行過自我審查。

格倫迪說,他的媒體機構始終按時納稅,並全力配合稽查工作。但這種做法也是有代價的。

“我不得不放下記者的工作,一個人擔負起一個合規部的職責,”他說。“這與我十年前選擇在這裡創業時,對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的期望大相徑庭。”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